可可2岁了,但还只会叫爸爸妈妈,不会说别的。可可妈暗自想:这孩子是不是有问题,要不要去医院看看?
结果奶奶说:不用管,可可爸当初说话就晚,贵人语迟,等可可长大点就好啦。
可可妈很是纠结,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。
其实,我们很多老百姓把说话开口晚都不太当一事情,觉得长大了就会好的,但是从科学的角度看,孩子说话晚,一定要重视!
01
语迟是2岁儿童最常见的发育性问题
根据相关数据显示,有15%的孩子在两岁时存在说话迟、语言发育迟缓的现象。
正常两岁的儿童,应该会说比较多的单词,少的几十个,多的可能有几百个。
但是有15%的孩子,在两岁的时候单词量只有几个,只会简单称呼爸爸妈妈甚至什么都不会说,明显低于同龄人水平。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,家长也发现,孩子也在慢慢地进步。
所以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儿童的发育速度比同龄人缓慢。两岁的时候没有两岁儿童的说话水平。但是他也会慢慢遵循正常儿童的发育速度,从会说很少的单词,到多一点的单词。等到他能够说50个单词左右了,他就能够说词组,慢慢再学习相关的语法规则,再到能够说句子和复杂的句子。
他也是沿着正常儿童说话的规律发展,但就是两岁的时候或许像一岁孩子的水平,三岁的时候或许像一岁半两岁的水平,始终落后于正常儿童的发育速度。
语言发育迟缓是两岁最常见的发育性问题之一。
它的发生机率至少有15%,是相当高的,比常见的一些疾病,如自闭症、注意缺陷多动等,发生率都要高得多。
那这15%的孩子,在后续的发展中又是怎样呢?
研究发现,在3-14岁的时候,有50%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已经在语言、发音上达到了正常的范畴。
另外50%呢?
迟迟没有赶上正常水平。
尽管他还沿着正常的发育速度在不断发育和进步。
02
说话晚会造成儿童其它功能损害
没有赶上正常水平以后,就会带来比较多的功能方面的损害。
有相当比例的儿童,尤其是感受性语言损伤的儿童,即理解语言有障碍的,在认知发育、读写能力、行为尤其是注意力集中、多动冲动等出现问题的机率,会显著比一般人多得多。有些孩子还会出现精神问题。
这就是因为语言所导致的相关功能损害。
根据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》(简称“DSM5”)的描述和分类,语言障碍同自闭症谱系障碍、注意缺陷/多动障碍等都归纳在大的神经发育障碍中间,是神经发育障碍的一种。
所谓的神经发育障碍是在出生的早期就已经发生了这样一个疾病,但是他所造成的影响会涉及到一个比较长的时期,甚至会持续到孩子的终生。
所以说话晚造成的影响不仅仅是表面上我们看到的语言方面的问题,还会造成相关的功能损害,社交、学习、行为等功能损害。
由此可见,语言障碍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疾病,会对孩子造成比较大的影响。
03
结语
所以,我们老百姓所认为的开口说话晚一点没有关系,只是针对50%的儿童。
这部分儿童说话晚没有关系,慢慢地会发展到正常水平。
但是另外50%是发展不到正常水平的。
目前医疗机构通常是到3、4岁甚至4、5岁才诊断儿童是否语言障碍,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说话晚的部分孩子在3、4岁时达到了正常水平。
但对于另外的50%儿童,则可能已经错过了干预的黄金期。
家长一定要尽早识别和干预。相关研究显示,在两岁的时候家长进行干预有效率能够提升31%。
所以,孩子说话晚,千万别再“静待花开”,一定要尽早重视和干预。
上一条:早产儿的追赶性生长——一个早产宝宝的逆袭故事 下一条:【公益发育筛查】4月22日儿童生长发育专家筛查日来了!专家免费一对一生长发育评估...... |
返回列表 |